《心理学》是河南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课程之一,要大家掌握的知识点(复习重点)如下: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而是一门边缘学科。
构造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
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创立者是德国冯特。
机能心理学的创始人是詹姆士。
格式塔心理学也被称为完形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是华生。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作品。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任务是罗杰斯和马斯洛。
皮亚杰是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观察法强调对心理学的研究在自然条件下进行。
测验法要借助标准化量表进行。
实验法需要认为控制操纵某种变量。
访谈法通过口头交谈方式来进行。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对事物整体是属性的反映。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感觉阈限,或者叫最小可觉差。
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成反比关系。
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用公式表示为:△I/I=K
感觉适应可能引起感受性的升高(仅见于视觉),但大多数是感受性的降低。
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暂时下降的过程;暗适应正好相反,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人眼感受性暂时提高的过程。
色觉异常绝大多数是遗传的原因造成的,男孩是外祖父通过妈妈传给自己的。
人们对1000赫兹-4000赫兹的声音最敏感。
痛觉最难于适应。
意识定义为一个人对内外刺激的觉知及其心理状态。
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认为,梦的内容不具任何意义,但梦的情绪体验是真实的。
催眠不是对任何人都有效。
催眠不是对任何人都有效。
注意的起伏属于注意的稳定。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与分心不同。
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感觉记忆是当刺激停止后头脑中仍能保持瞬间映像的记忆,又叫瞬时记忆、感觉登记。
短时记忆的存储:存储信息量有限,是5~9个组块。
德国艾宾浩斯最早对记忆与遗忘进行试验研究,他认为遗忘是时间的函数,并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遗忘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
学习的程度:学习程度120%记忆效果最佳。
记忆材料的位置影响记忆效果。系列位置效应分为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学习的精加工策略是在意义理解基础上进行。
思维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思维是人们凭借已有的知识,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的、间接的认识。
定势是指由先前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作用复杂。大部分情况下,有利于问题解决。
公司鼓励个人进修,进修后,可能获得500元加薪;不进修,公司可能会扣掉500元工资。在哪种情况下,更多的人会选择去进修?这是决策过程中的“损失规避”心理效应。
引起人类痛苦的最重要的心理——社会原因是分离和失败或对失败的预期。
不良的人际关系常常是愤怒情绪产生的重要原因。
焦虑是“未解决的恐惧”或“对恐惧的恐惧”(注意与恐惧的区别)。
羞耻,带有明显的社会原因,自我评价时把失败或错误归结为自己。
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的行为导致失败或对他人造成伤害。
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
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沙赫特—辛格理论强调认知因素在情绪中的作用。
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外在动机不应损害内在动机。
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需要。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一般来说,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来说,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行为表现。动机强度和任务表现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倒U曲线。这就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母性动机是最强有力的生理性动机。
能力不等于知识、技能,知识与技能不等于能力的形成。
最早的比奈——西蒙智力量表,第一个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
智商代表了个体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关系。
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气质类型不能决定个人成就的高低。
卡特尔找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
人类的自我意识在两岁左右开始发展。
人的自我意识是不断发展的,主要可以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个阶段。
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是生理自我。
对陌生人的印象形成,往往是首因效应起作用。
对熟悉或亲近的人的印象形成,往往是近因效应起作用。
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并对这种行为的原因进行解释和推测。
海德(F•Heider)是最早研究归因理论的学者。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的一种肯定形式。人际吸引可按照吸引的程度划分为亲和、喜欢和爱情。
从众是指人们由于受到群体的影响,把自己的观念或行为朝着与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改变。
依从是指个体接受他人的请求,做出与他人期望相一致的行为的现象。
货运游戏和囚徒困境说明:与合作相比,在没有特别引导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优先选择竞争的行为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1984)将健康定义为“一种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伤残。”
心理异常又称变态心理或心理障碍。
心理动力学疗法常用技术有:自由联想、解释、释梦、移情、阻抗。
行为主义疗法常用的技术包括:放松训练、系统脱敏、厌恶疗法、行为矫正与代币法。
人本主义疗法强调人的自我治愈能力,鼓励来访者理解自我、追求个人成长。
认知疗法引导个体找出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然后使用各种技术挑战这些信念,寻求更积极的思维方式。
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敏感期,也即某种特殊发展最适合的时期。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开始形成关于自身的概念,理解客体恒常性。
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法,将儿童道德推理发展分为三级水平六个阶段。
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重要的社会关系,是个体社会化的开端和组成。